1.謙下尊上,是菩薩行者的重要功課。
2.用奉獻代替爭取,以惜福代替享福。
3.自愛愛人,愛一切眾生,自救救人,救一切眾生。
4.利他,是不求果報及回饋的清淨心。
5.佔有、奉獻都是愛,但有自利和利人的差別,佔有是自我貪取的私愛,奉獻是無私喜捨的大愛。
6.道理是拿來要求自己,不是用來苛求他人。
7.要有當別人墊腳石的心量,要有成就他人的胸襟。
8.讓人產生誤解,就是自己的不是。
9.做事時多為別人想一想,犯錯時多對自己看一看。
10.以禮讓對方來成就自我,以尊重對方來化解敵意,以稱讚對方來增進和諧。
11.放不下自己是沒有智慧,放不下他人是沒有慈悲。
12.與人相遇,一聲「我為你祝福」就能贏得友誼,獲得平安。
13.對人付出友誼,伸出援手,就是在散發和樂平安的光芒。
14.少點口舌少是非,多點真誠多平安。
15.肯定自己的優點是自信,了解自己的缺點是成長,善解他人的立場是尊重。
16.要把眾生的幸福提起,要把自我的成就放下。
17.與下屬共事,當以關懷代替責備,以勉勵代替輔導,以商量代替命令。
18.剛強者傷人不利己,柔忍者和眾必自安。
19.安人者必然是和眾者,服人者必然是柔忍者,因為和能合眾,柔能克剛。
20.生命的意義在不斷的學習與奉獻之中,成就了他人,也成就了自己。
21.有智慧作分寸的人,一定不會跟人家喋喋不休。
22.和和氣氣與人相處,平平安安日子好過。
23.聰明的人,不一定有智慧,愚魯的人,不一定沒有智慧,智慧不等於知識,而是對人處事的態度。
24.為他人減少煩惱是慈悲,為自己減少煩惱是智慧。
25.不要拿自己的鞋子叫別人穿,也不要把別人的問題變成自己的問題。
26.勤於照顧眾人的苦難是大福報,樂於處理大家的問題是大智慧。
27.認清世間一切現象都是無常的事實,就能完成內心世界的真正平安。
28.逢人結恩不結怨,必能和諧相處,生活愉快。
29.一個笑容,一句好話,都是廣結善緣的大布施。
30.只要少鬧一些無意義的情緒,便能少製造一些不必要的煩惱。
31.奉獻是為了報恩,懺悔是為了利己。
32.凡是盡心盡力以利益他人來成長自己的人,便是一位成功者。
33.做人處事要內方而外圓,內方就是原則,外圓就是通達。
34.當我們無力幫助他人,至少可以停止傷害別人。
35.多積一點口德,少造一點口過,就是培福求福的大功德。
來源: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
讚!
回覆刪除讚耶
回覆刪除讚
回覆刪除讚耶~功德無量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