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個漁人有著一流的捕魚技術,被人們尊稱為【漁王】。
然而漁王年老的時候非常苦惱,因為他的三個兒子的漁技都很平庸。
於是個經常向人訴說心中的苦惱:『我真不明白,我捕魚的技術這麼好,我的兒子們為什麼這麼差?我從他們懂事起就傳授捕魚技術給他們,從最基本的東西教起,告訴他們怎樣織網最容易捕捉到魚,怎樣划船最不會驚動魚,怎樣下網最容易請魚入甕。他們長大了,我又教他們怎樣識潮汐,辨魚汛...』
『凡是...我長年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經驗,我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們,可他們的捕魚技術竟然趕不上技術比我差的漁民的兒子!』
一位路人聽了他的訴說後,問:『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們嗎?』
『是的,為了讓他們得到一流的捕魚技術,我教得很仔細很耐心。』
『他們一直跟隨著你嗎?』
『是的,為了讓他們少走彎路,我一直讓他們跟著我學。』
路人說:『這樣說來,你的錯誤就很明顯了。你只傳授給了他們技術,卻沒傳授給他們教訓,對於才能來說,沒有教訓與沒有經驗一樣,都不能使人成大器!』
2012年7月10日 星期二
2012年7月7日 星期六
反貪小故事~清廉的母親,有其母必有其子
晉代大將軍陶侃。年輕時當過潯陽縣史,負責監管捕魚的公務。
某次陶侃拿了所管的醃魚回家,其母親甚式,馬上叫他把魚退回去,並且責備他說:『你身為官史,拿官家的東西回來,不但沒有好處,反而會增加我的精神負擔啊!』
同樣的例子。
唐朝監查御史李畬,某次差手下把領得的俸祿、米,交給他的母親。
他母親順手把米斗量了一下,發現多出了三石。於是問了差使答稱:『慣例給御史量米時,是不把尖的部份去平的,所以自然多了些。
母親又問:『那照理我應該付你多少腳錢(運費)呢?
差使答稱:『給御史送東西是不用給腳錢的。』
母親聽了以後非常生氣,硬是給了腳錢,並要差使把多餘的米送回去,同時為此責備了李畬。
後來李畬將管米的倉官問罪,並要求悉依規定辦理,而其他御史知道這件事後,都感到非常的慚愧。
所謂身教重於言教。
這二位母親提供了兒子最佳的典範,也讓自己的兒子最終都成為賢臣良將,為國家做出了不凡的貢獻。
將反貪觀念融入日常生活中,從自身做起,拒絕不義的誘惑、收賄與任何不法利益。大家齊心來創造個透明、清廉、進步的未來社會努力吧!
某次陶侃拿了所管的醃魚回家,其母親甚式,馬上叫他把魚退回去,並且責備他說:『你身為官史,拿官家的東西回來,不但沒有好處,反而會增加我的精神負擔啊!』
同樣的例子。
唐朝監查御史李畬,某次差手下把領得的俸祿、米,交給他的母親。
他母親順手把米斗量了一下,發現多出了三石。於是問了差使答稱:『慣例給御史量米時,是不把尖的部份去平的,所以自然多了些。
母親又問:『那照理我應該付你多少腳錢(運費)呢?
差使答稱:『給御史送東西是不用給腳錢的。』
母親聽了以後非常生氣,硬是給了腳錢,並要差使把多餘的米送回去,同時為此責備了李畬。
後來李畬將管米的倉官問罪,並要求悉依規定辦理,而其他御史知道這件事後,都感到非常的慚愧。
所謂身教重於言教。
這二位母親提供了兒子最佳的典範,也讓自己的兒子最終都成為賢臣良將,為國家做出了不凡的貢獻。
將反貪觀念融入日常生活中,從自身做起,拒絕不義的誘惑、收賄與任何不法利益。大家齊心來創造個透明、清廉、進步的未來社會努力吧!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