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2月28日 星期一

何者最樂

何者最樂

從前佛在舍衛國祗洹精舍的時候,有四位新學比丘,相偕至精舍旁邊禁樹下坐禪行道。這時正值滿樹花放,異常榮茂,不但是顏色鮮艷,並且香郁撲鼻。因此,這四位新學比丘,不耐於坐禪而相互討論世間萬物何者最樂,以滿足人之願望。

一人說:「仲春之月,風和日暖,木榮花妍,遊戲原野,此為人生世間一大樂事。」一人說:「宗親集會,觴酌交錯,音樂歌舞,通宵達旦,此為人生世間一大樂事。」一人說:「多積財寶,稱意欲為,洋房轎車,呼奴喚婢,此為人生世間一大樂事。」一人說:「妻妾端正,綵服鮮明,香薰芬馥,恣意縱情,此為人世間一大樂事。」

是時,佛知這四位新學比丘應可化度,只因走意六欲,不思無常。於是即呼四人而問之曰.「剛才汝等坐在樹下共論何事?」四人以實具白所樂。佛告四人:「汝等所論,盡是憂畏危亡之道,非是永安最快樂之法。

要知道,萬物春榮,則秋冬衰落。宗親歡娛,則終有別離。財寶車馬,為五家(國王、火、盜、賊、子女)之分。妻妾美色,為愛憎之主。汝等所謂人生世間最大樂事,盡是興招怨禍,危身滅族,憂畏無量,三塗八難,苦痛萬端之根源也。是以我人捨世出家精進求道,不慕榮華,不貪名利,唯以志趣涅槃,這才是人生真正最大一樂事也。」於是世尊即說偈言:「樂則生憂,愛則生畏,無所樂愛,何憂何畏。」四人聞佛開示以後,專心一意志趣涅槃,不久皆成道果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