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2月9日 星期三

優劣之分

優劣之分

從前佛在世時,有一比丘往城中乞食,於路途中逼不得已即解小便。時逢行人見之,皆共譏笑言:「佛弟子行步有法度,被服有威儀,而此比丘於道旁小便,有失雅觀,甚可笑也!」是時有外道尼揵種,見人譏笑此比丘,即自念言:「我曹尼揵種,一向裸身而行,人皆不以失禮而責之,獨佛弟子,於道旁小便,而人皆譏嫌,是何道理?」如是反復思之,方有所領會,原因是我曹師行素無法則,習以為常,所以人不笑耳。而比丘師行清淨,講究威儀,因易為人論議也。於是便自歸佛,而作比丘。未久,即得道果。

按:我們讀了這則故事,會連想起現代有一分教外人,專找出家人的不是。如比丘小有不如法之處,則相傳責之。殊不知外教徒通身是病,人反視之如常。悲夫!無怪世運倒轉,是非淆混,其癥結即在此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