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便度人
忉利天主帝釋,素與大梵天主親善。一日,大梵天主興高采烈底下至忉利天上共相遊戲。時見帝釋愁眉不展,悶悶不樂的樣子。於是大梵天主問帝釋說:「何事掃興,苦臉愁傷?」帝釋答說:「你見我天上人眾比以往減少嗎?」梵天主說:「我亦有此感覺,才想問你,這究竟是什麼原故?」帝釋說:「原因是下界的人間作惡者多作善者少,所以人類漸漸轉向惡道,生天就日漸其少,加以天人下生人間,又為惡習所熏,轉復不還,所以我才發愁。」
梵天主聞悉此事,約略思考,即與帝釋說:「我有一錦囊—妙計,權作方便度人之法。」帝釋轉愁為喜說:「你有何妙計,可以方便度人?」梵天主說:「你權化作獸王獅子,極其威勢而咆哮,我化作婆羅門,共同下至南閻浮提,教化天下人為善,為善者日漸其多,死後生天,天人也就日漸增眾。」帝釋說善,但須作何方式才令人生信?梵天主說:「下至閻浮提後,每到一國,獅子示作威勢難遏,急急作噉人之狀,人類見了無不惶怖,四處逃竄。而我即對人說,此獅子喜噉惡人,如能給惡人若干,獅子自然退去。」這時國王決定放出死囚給獅子。
你得人後,即刻驅諸惡人往諸深山林谷之中,於未噉之先,汝先化一人,對惡人說:「誰能持五戒,修十善道,身、口、意,三業相應者,此獅子便不噉汝等。」諸惡人一定會說:「我等理應當死,今得此再生機會,決定依教奉行。化人隨即代為受戒,叮囑不可毀犯,如有毀犯者,獅子隨時前來噉食。」言畢,遂令諸惡人回去,別人見了,一定人人驚愕,問說:「你們怎麼能回來的?獅子怎麼不吃你們呢?」諸惡人定答:「有一人教令我們受佛五戒,奉行十善,始終不犯,獅子便不吃我們了...。如是方便度人之法,爾我周行南閻浮提諸大小國,皆令諸大小國人民,轉念為善,死者生天,而後天人自然會一天天的增多啊。」帝釋聽了梵天主這一番方便度人的方法,連聲叫好,於是如法泡製,結果竟不出梵天主所料,天人漸漸底增多了。
按:這則故事是說,菩薩為度眾生,不計一切,苦心孤詣的示方便,引誘眾生去惡行善,反邪歸正。憫其三途受苦,先教五戒十善生天之法,而後漸至涅槃。《正法念處經》上說:「既從受天樂,若不行放逸,從樂至樂處,後必至涅槃。」菩薩度生的方式,不求高,但求實。用法活,不呆板,目的先使眾生脫離現實的苦楚。所以初步且用五戒十善人天乘法,為眾生先開一條至一乘之先河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