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4月21日 星期四

應機設化

應機設化

佛弟子中,解空第一之須菩提,一天問佛:「大菩薩乃為善根成就者,云何猶作畜生身?」佛言:「菩薩實為善根成就,有福德者,但為利益眾生,故現受畜生形。然而,雖受畜生形,並無畜生之罪業。同時,菩薩現身於畜生中,照常仍然慈愍怨賊,見有怨賊來害,不但不加以報復,並如其所願而興愛念供給一切。」

如菩薩本身作六牙白象時,獵師以毒箭射中象之胸部,爾時,菩薩象鼻,擁抱獵師,不令餘象趁虛加害。一面語雌象言:「汝為菩薩婦,不可因此而生惡念,是獵師乃因煩惱而作此舉動,罪屬煩惱,非人之過也。我若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,當滅其煩惱令得解脫。例如:邪鬼著人,咒師乃治邪鬼,而不見人也。」於是,象發軟語,徐問獵者曰:「汝何以射我?」獵師答言:「我因生活鞭撻,操此賤業,須取汝牙,以活身命。

象聞此言,毫不躊躇,立即就石拔牙與之,雖血肉俱出,而不以為痛。須菩提又問曰:「菩薩何以不作人身而為說法,現此獸形權為感化?」佛答言:「眾生根性千差萬別,菩薩教化,則隨機應現,有時眾生見人身示教,則不信受,見畜生現身說法,則生信樂。」須菩提聞佛所說,疑團冰釋,欽羨菩薩之慈悲,興歎阿羅漢辟支佛所不及也。

按:菩薩發心度化眾生,以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。若有慈悲心,而無方便法,則慈悲不能廣袤底運心平等。若有方便法,而無慈悲心,則方便反成猥賤而人所不齒。若有慈悲心,又有方便法之菩薩,則無處不是為眾生捨身命之地方,無類不是為眾生說法之對象。

菩薩之慈悲心與方便法,不但現身於有情類,而給與眾生之樂,拔濟眾生之苦,即使是無情類,菩薩亦無不示現。所謂疾疫時而現為藥草,饑饉時而化作稻梁。

總之,菩薩發心利生,凡有利益,無不勇往直前,無時不將眾生之利益放在前面,而將自已之利益放在後頭為原則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