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鬼道眾生的故事-中國篇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鬼道眾生的故事-中國篇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5年6月26日 星期五

死而復生的李山龍

唐朝左監門校尉李山龍是個虔誠信佛的人,他熟讀經書,潛心研習佛法,探得佛法的精髓。

在武德年間,李山龍忽然生了一場急病,還沒來得及請醫生救治,就死去了。家人悲痛萬分,一摸他的心口卻還有熱氣,就像睡著了一樣。於是,家人不忍將他下葬,日夜守候在他的身邊,盼望他能奇蹟般地復活。

七天過去了,李山龍竟然發出一聲微弱的嘆息,慢慢地有了呼吸,面色也漸漸變得紅潤,終於睜開了眼睛清醒過來。家人驚喜萬分,連問他發生了什麼事情。

李山龍使將自己這七天的遭遇講敘給大家聽:

「我剛剛斷氣的時候,迷迷糊糊就被兩個獄卒帶到了一座陰森的城池中,從黑漆漆的街上走過,來到一個很大的院落前。我被帶進大門,庭院裡站著數千名囚犯,有的身披枷鎖,有的帶著刑具,都向北面恭恭敬敬地站立著。」

李山龍喝了一口熱水慢慢地訴說這七天的經過。

「我被引入正殿,只見正中高台上端坐著一位神態安祥的官吏,兩旁站著威嚴的侍衛。」

「那是什麼官?」李山龍問獄卒。

獄卒回答:「他就是我們這裡的大王。」

李山龍急忙上前跪倒叩拜。

大王問道:「你生前做過什麼福德之事?」

李山龍畢恭畢敬地答道:「村中鄰里每當設齋戒時,我都布施許多齋飯。」

大王又問道:「你生前還做了哪些善事呢?」

李山龍回答:「我信奉佛法,日日焚香誦經,生前已經研讀完兩卷《妙法蓮華經》。」

大王聽後面露喜色說:「這樣很好,你可以升坐階上。」

李山龍暗自鬆了口氣,便走到高階上坐下。

他抬起頭環顧四周,見東北面有一個高高的講壇。

大王指著那講壇對李山龍說:「既然生前如此認真研讀佛經,你不如坐在那上面誦經給我們聽。」

「遵命!」李山龍走到講壇前,坐上講壇,開口誦經,大王也側過身來傾聽。

「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 」

「等等。」

山龍開口誦經,剛誦完第一句,大王便止住他,請他下來,山龍莫名其妙地走下講壇,站在一旁。

「我是不是哪裡不如法呢?」李山龍感到十分不解。

「你看!」順著大王的指示他向院中看去,卻見外面一個囚犯也沒有了!

大王說道:「你念誦《法華經》並不僅僅使你一人得福,那些囚犯聽了你誦經也都得到解脫了。佛力真是不可思議,現在就放你回陽間去吧!」

山龍大喜,大王指著他對獄卒說:「你們順便帶他去見識一下各種地獄吧。」

獄卒便帶著山龍向東面走去。走出百餘步,忽見前面出現一座鐵鑄的監獄,獄中兩側排列著無數小房,大的只有小盆般的大小,小的也就像碗的樣子,有許多人從外面飛入此房中,再也沒有出來。

獄卒回答:「這裡是大地獄,裡面按照不同程度的罪惡而分隔成不同的等級。這些人都是根據生前所犯的罪孽而受到不同的業報。」

雖說是罪有應得,山龍聽了心中還是感到十分悲傷,口中不自覺地誦唸了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。

隨後,他們來到另一處地獄,只見一口大鍋架在熊熊燃燒的火上,火舌舔著鍋邊,裡面的油早已沸騰了,旁邊卻有二人睡著了。

「你們怎麼在油鍋旁睡覺呢?」山龍好奇地問。

那兩人回答:「我們生前犯下大罪,按業報應該下此油鍋。剛才承蒙你誦念『南無阿彌陀佛』,藉由佛號的力量,獄中所有的犯人都得到休息一日的赦免。我們十分疲勞,便坐在這兒睡著了。」

我聽了之後,忍不住讚嘆起佛法的偉大,便又多唸頌了幾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。當下,地獄的景象不見了,我一回到陽間,張開眼睛就看見你們哭著準備安葬我了。

聽了李山龍的「地獄遊記」,家人十分欣喜,從此更堅持修持佛法,造福鄉里。

李山龍把這番奇遇告訴了寺廟中的住持,住持又將此事廣為傳播,流傳至今。

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

童女斬蛇妖

在東越閩中有一座名叫庸岭的山,這是一座很大很大的大山。在山的半山腰有一個山洞,洞中有一條大蛇,長約七丈,身體有一棵大樹的樹圍那麼粗壯。

這條大蛇兇性殘忍,經常出來尋找食物吞噬鄉民,當地老百姓深受其害,每年都有許多人喪生。當地官府多次派遣官兵前去捕殺,但都有去無回,全葬身蛇腹;也曾張榜懸賞,有誰能殺死在此洞中的蛇,賞黃金一萬兩。有多少獵戶、捕蛇者前往,也都無一生還。

最後人們只得殺豬宰羊祭獻給大蛇吃,希望牠不要為患鄉鄰。只是平靜了一陣子後,大蛇又出來四處傷人了。

「我昨天夢到那條大蛇!」一個村民說道。

「我也夢到那條大蛇!」

「大蛇說每年要吃一個十二、三歲的童女,牠就不再出來危害鄉里。」

全村鄉民同一個晚上夢到大蛇的人竟有數十人之多。

「暫時只有照牠說的辦了!」

「但是有誰願意犧牲自己的女兒呢?」

當地官府和鄉紳們覺得這事實在難辦,可是又沒有其它的方法,迫於對蛇的淫威,只好張榜招募願為鄉鄰安寧謀福的人家,或者用犯罪人家的女兒頂替。並且訂在每年的八月進行這項祭祀,前前後後共獻祭了九個童女,鄉鄰間也真的得到一點安寧。

「又到了祭獻日了!」鄉紳們苦惱著:「可是還沒有招募到祭獻的童女啊。幾年來,有女兒的人家都跑光了,誰願意將自己的親生女兒往蛇嘴裡送啊。」

當地官吏急得不得了:「今年也沒有罪犯的女兒頂替,這可如何是好。」

這時,將樂縣李涎家有六個女兒卻沒有一個兒子,最小的女兒名叫李寄,正好是十三歲,她自告奮勇,願意去當犧牲品,可是她的父母都不同意。

於是她對父母說:「您二老沒福氣,生了六個孩子都是女孩。女兒既不能養老送終,又不能光宗耀祖,還得靠父母供給衣食,增添父母的負擔,這樣活著還有什麼用,不如把我賣了,還可以得到一點錢來供養父母,這不是很好嗎?」

父母疼愛自己的女兒,無論如何也不答應她去。李寄趁父母不注意偷偷跑去官府自告奮勇。

「但是我有小小的要求。」小小的李寄對縣令說:「我要一把上好的寶劍,還有一隻猛狗。」

縣令都一一滿了她的願。

獻祭的日子到了。

這天,李寄被打扮的煥然一新,腰繫利劍,帶著狗坐進了花轎,被抬到山上置於蛇洞口。

李寄事先做了數十個澆上糖水的麵糰,把它們置於洞口邊上。

到了晚上,大蛇鑽出洞來享受牠的貢品,只見蛇頭大的像竹簍,兩隻眼睛有二尺鏡子那麼大。

大蛇一出洞就聞到麵糰濃郁的香味,便先去吃那些麵糰。李寄見狀便放狗出去咬。狗猛撲上去與大蛇撕咬,李寄趁機從後面用利劍猛砍。大蛇受到重創倒地死去。

李寄走進洞去,看到九堆白骨,那是前面九個童女的遺骨。李寄把她們都搬出洞外,對著這些白骨,大發感慨:「哎!都是我們太怯弱了,才讓妳們被大蛇吃了,真是可憐!」

之後,李寄便帶著狗走回家去,全村的鄉民看到李寄平安歸來,又見李寄除去了危害鄉民十幾年來的禍害,不僅個個歡欣鼓舞,鄉民們還一連慶祝了數日。

越王聽說了此事之後,立刻納李寄為王后,封李寄的父親李涎為將樂縣縣令,她的母親和幾個姐姐們也都全有賞賜。從此以後,東越就再也沒有出現過鬼怪作祟的事。

2015年6月24日 星期三

說人話的鼠

中山王周南,在任襄邑鎮的鎮長時,曾遇到一件怪事。

「周南,你將在七月二日死去!」牆角一個聲音說著。

這天周南正在堂上辦一件案子,聽見有人對他說話,轉身一看,竟見一隻大鼠從牆洞站出來。

這隻鼠甚是奇怪,竟穿戴著人衣人帽,還口吐人言。周南大吃一驚,沒敢答言,趕緊起身離去。老鼠又縮回洞裡去了。

過了幾天,還是那個時間,這隻大鼠又爬出洞來。這次,牠換了一身黑衣帽,眼睛死死地直盯住周南,說道:「周南,你將在今日午間死去!」

周南還是不理它,連忙避開。

老鼠又鑽回洞中。一會兒又鑽了出來。如此出出進進好幾次,口中再三重覆著「周南!你要死了。」

此時,周南已見怪不怪,也一直未曾去理會那隻奇怪的大鼠。

那老鼠忙來忙去,最後無奈地說道:「周南,你為何總是不回應我的話?你一直不理不睬,我會說話還有什麼意思?」

說罷,那老鼠突然倒地,抽搐了幾下,便死去了。

「原來,是大鼠精啊!」周南走向前去觀看:「大鼠精想誘使我開口回答牠的話,如果我隨口應答,恐怕就有性命之憂了。」

周南將怪鼠仔細審視一番,卻和平常的老鼠一樣,沒什麼出奇之處。

「真是奇怪啊,剛才牠還能口吐人言呢!」周南說:「生死有命,富貴在天,人啊!還是不要太好奇比較好。」

2015年6月23日 星期二

老樹流血

桂陽太守江升高,在他家的田裡有一棵老樹,樹圍大約要十幾個人牽手才能環抱得住,樹葉茂盛,樹蔭遮蓋面積達六畝地之廣。奇怪的是,在樹蔭遮蓋的範圍內,不管種什麼都長不出糧食來。於是,升高命令家丁去把老樹砍掉。

「這樣把地給荒廢了實在可惜,不如把樹砍下當柴火,讓樹蔭底下的田地可以照照太陽,不用整年陰暗潮濕。」

隔天,家人去砍樹,一斧頭劈下去,老樹身上竟然流出人血來,家丁大吃一驚,非常害怕,不敢再砍。

「老爺!老爺!那棵樹會流血啊!」家丁立刻跑回家,告訴升高這個詭異的狀況,「我不敢再砍了!好可怕啊!像在殺人一樣!」

升高聽了,非常生氣地說道:「一棵老樹身上流出一點紅樹漿,這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,怕什麼?我自己去砍。」

升高來到老樹下,提起斧頭,用力的砍了幾斧,「唉唷!又流血了!」樹身上果然流出人血來。升高不管它,還是繼續砍個不停。忽然看見樹身中間是空的,像一個小洞窟,從樹洞窟中蹦出一個白頭髮的老頭,身高五六尺,鑽出樹洞便直撲升高。

「喝!」升高連忙用手中斧頭順勢砍過去,白髮老頭被斧頭劈中,倒在地上死去了。

「什麼?還有!」死了一個白髮老頭,又從樹洞中一連跳出五、六個白頭髮老頭,升高的隨行家人,一個個被嚇得趴在地上不敢動彈。

「何方妖孽?竟放在此為非作歹,看我收拾你們!」升高面不改色地揮動著斧頭。沒多久,這幾個嚇人的白髮老頭便通通倒地而死。

「這到底是人還是妖啊?」眾人聚集在那幾個被殺死的白髮老頭旁圍觀。

「像人又不像人,說是野獸又不像野獸。」

「這可能就是人家常說的木石百年後成精作怪的鬼怪啦!」

「原來是老樹精作祟啊!怪不得樹蔭下的大片田地種糧食都種不起來。」

升高砍倒老樹之後,除了多出了幾畝田地之外,自己也在同年升了大官,連附近的鄰里也都神奇的跟著繁盛起來。

2015年6月22日 星期一

鬼亭

宋朝時代,在南陽地區有個人名叫「大賢」,他一身正氣,從不相信邪門歪道,對於任何怪事,他都勇於追求真相,而不是跟著人云亦云。

「聽說西顎這個地方有一座亭樓,經常鬧鬼傷人?」一天,大賢問起了這個鄉野傳聞。

「是啊!人千萬不可以在亭子上面停留,在上面逗留的人都會被鬼吃掉呢。」回答的人顯然十分害怕。

「我倒要看看,到底是我不能逗留?還是那個『鬼』不能逗留?」不信邪的大賢於是帶了一壺酒、一把琴便前往西顎,登上那座鬧鬼的亭樓。

「好酒!」大賢身邊沒帶任何護衛和隨從,樓下也沒有埋伏兵丁。他獨自一人坐在亭樓上,悠閒地彈琴歌吟,一邊喝著他帶來的老酒,顯得十分愜意。

到了半夜,忽然陰風驟起,果然有鬼走上樓來與大賢說話。

「喂!你坐在這裡幹什麼?」鬼充滿著血絲的眼睛凸出眼眶,青面獠牙,面目猙獰,十分嚇人。

大賢沉住了氣,並不懼怕,他抬頭望了鬼一眼,就繼續彈他的琴,對於鬼的問話,並不加以搭理。鬼見嚇不倒大賢,便悻悻然地離去了。

過了一會兒,那鬼提了一個死狀淒慘的人頭走上亭樓來。鬼對大賢說道:「你敢吃了它嗎?」說著把手一揚,「蹦!」一聲,把死人的頭扔到大賢的面前。

大賢撿起死人頭答道:「很好!我晚上睡覺沒有枕頭,正好用得著它。」

鬼見又嚇不著大賢,便又轉身離去。

過了一會兒,鬼又走上樓來,對大賢說:「你敢跟我空手打一架嗎?」

「沒問題!」沒等鬼回話,大賢便一個箭步踏上前去,反手捉住了鬼的肋骨,使他動彈不得。

鬼大急,連連叫道:「要你死!死!」

「要死是吧?」大賢趁勢就把鬼殺死了。

「鬼怎麼會被人殺死呢?」

第二天,眾人上樓看時,才赫然發現:「原來『鬼』是一隻老狐狸精啊!」從此,西顎亭樓上的鬼怪傳聞就從此消失了!

2015年6月21日 星期日

怪老頭

建安年間,在東郡地界,有人家裡發生了一件怪事。就是家中的鍋碗瓢盆無緣無故地就會叮噹作響,好像有人在那裡作弄似的。杯盤裡的食物明明剛才還在那兒,突然會消失得無影無蹤。

「每天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?」

「是啊!雞剛下的蛋也會不知去向。」這家人正在為家中這樁怪事大傷腦筋。

「不行!我們得想個辦法弄清真相。」

於是,一天晚上大家便做了許多美味食物,放在一間房間裡,然後假裝各自去忙碌。

一會兒,房裡果然又出現叮叮咚咚的杯盤聲,躲起來的家人便迅雷不及掩耳的把房門關起來!

「我倒要看看是誰在作怪!」家人紛紛在房內尋找這個「入侵物」。

黑暗中,家人拿著竹棍在地上四處敲打,好不容易才在屋子的角落裡打到一個奇怪的東西,只聽見它大叫了一聲:「唷唷!打死人啦!打死人啦!」

家人把燈火點上一看,屋角邊有一個小老頭,看起來像猩猩一般。

「你是誰啊?」家人沒好氣的問道。

「你們對老人家都是這樣沒禮貌啊!我都一百多歲了耶!」小老頭說。

「你從哪裡來的?迷路的話,我們可以送你回去,不要一直在我們家偷吃東西!」

根據老頭的回答,果然在數里外找到他的家人。

他的家人感激地說:「他已經失蹤幾十年,今天總算找到他啦!真是太高興了。」

只是一年以後,小老頭再次失蹤了。

「聽說在陳留地界也發生了跟我們家以前一樣的事耶!」

「是嗎!那一定又是那個怪老頭幹的好事!」

2015年6月20日 星期六

鬼旅店

「拜託!我才不要住。」一位吳國的官員神情驚恐地說:「那裡有鬼啊!誰住誰倒楣,我寧願自己多花幾個錢去住客棧。」

在吳國盧陵郡一間專給官員出差住宿的房中,經常有鬼怪出沒,凡在此住宿的人必死無疑。從此後,出使到盧陵的官員們都不敢在這房中住宿。

當時,有一個來自丹陽的官員,名叫「湯應」。湯應大膽無比,而且身強力壯,武功又好。他出使到盧陵時便住進這房裡。當地官員們趕來警告他說:「這房子不能住!裡面有鬼,夜裡經常出來吃人!」

「吃人?我不吃了鬼就不錯啦!」湯應一點都不害怕,讓隨行人搬出去住,自己一個人留下,拿一把大刀住在裡面。

晚上,睡到一半,忽聽到有人來敲門,湯應問道:「是誰呀?」

門外有人答道:「是部郡送信的。」

湯應開門讓他進來,信差放下公文後就走了。過了一會兒,又有人來敲門,湯應問道:「是誰呀?」

外面回答說:「是府司送信的。」

湯應開門讓他進來。信差穿一身黑衣服,放下公文後便走了。

過了一會兒,又有人敲門。

「是誰?」

門外答道:「部郡和府君有公文送來。」

「都這麼晚還有信到?」湯應立刻起了疑心:「不對時候吧!再說部郡和府君的公文不可能同時到,一定有『鬼』!」

於是,湯應帶了刀前去開門。

只見門外站著兩個人,穿得整整齊齊漂漂亮亮。湯應把兩人讓進屋內。坐下後,那個自稱府君信差的便跟湯應說起話來,話還沒說完,那個自稱部郡的信差,便偷偷跳到湯應的身後擊來。

湯應早有防備,立刻抽出刀來迎擊,一刀正好砍中那鬼。自稱府君信差的見狀,立刻起來逃了出去。湯應急忙追了出去,追到屋外牆下正好趕上,揮刀猛砍,砍中了幾刀。

湯應見二鬼受傷逃遠了,便不再追,返身回到屋裡睡下,一覺睡到大天亮。

天亮後,湯應派人前去昨晚砍中鬼的地方察看,地上竟然有血跡。順著血跡追下去,「原來是你們在作怪啊!」那自稱府君信差的,原來是一隻老狐精;而那自稱部郡信差的,則是一隻老狸精。湯應將這兩隻妖精殺死後,這地方從此就再沒有聽說過鬧鬼的事了。


2015年6月19日 星期五

孝子鬥狐精

晉朝時,有一個很窮的孝子。母親死後沒錢請人來安葬,他便自己將母親的棺材背到深山中,自己獨自一人披麻帶孝,築墳下葬。白天努力掘上,晚上便在破廟中,待在母親屍體邊守靈,就這樣過了好幾天。

「小兄弟,我們是趕路的人,天都快黑了,能否和您一起在破廟借住一宿?」一個傍晚,來了一位婦人,她抱著一個孩子路過,一再請求孝子讓她母子留宿。

「我正在守孝,如果你不在意和我母親的屍首在同一個屋簷下的話,你們可以留下來。」孝子看她們孤兒寡母實在可憐,山中又時常有狐精吃人的傳聞,於是便答應了她們。

過了下半夜,孝子還沒睡,依舊守候著母親的棺材。那婦人似乎非常疲倦,抱著孩子就在火邊睡著了。這一睡便露出了原形。

「啊!一隻狐狸精抱著一隻烏鴉。原來你們就是妖精!」孝子把它們打死後,扔到一個坑裡面。

隔天,孝子將母親安葬之後,有一個男子來問孝子:「我的妻兒一直到今天都沒回來?請問這位小兄弟,昨晚是否曾經看過一母一子經過。」

孝子答道:「看見了,但它們不是人,是一個狐狸精和一隻烏鴉。我把它們殺死了!」

「胡說!你殺死了我的妻子和兒子,還誣賴說是狐狸精!」男子非常憤怒地說:「你說他們是狐狸精,那讓我看看狐狸精在哪兒。」

孝子便帶他到昨晚扔屍體的坑邊,一看坑裡的狐狸竟又變成婦人模樣死在那裡。

「怎麼會?」孝子嚇傻了。

「你這殺人魔!」男人便將孝子捆了起來,送到官府,要求讓孝子償命。

孝子的孝行是鄰里皆知的,縣令也十分懷疑孝子殺人這件案子。

孝子暗地裡對縣令說:「這男人是個狐狸精變成的,放獵狗出來咬他,便會現出原形來。」

過了幾天,男子又來催縣令,要孝子償命。

縣令有意無意地問他一些有關打獵的事:「你說你長居山林之中以打獵維生,那你能不能識別獵狗的好壞呢?」

那男子回答說:「我從小就害怕狗,所以分辨不出獵狗的好壞。」

「這樣啊?」縣令聽了大喜,於是放出獵狗。那男人見了狗,害怕之餘立刻變成一隻老狐狸四處亂跑,縣令取出弓箭來射殺它.再去看看那坑內的婦人,也變回一隻狐狸。

2015年6月18日 星期四

淳于矜成親

晉朝時有個泥瓦匠叫淳于矜,他是一個年輕英俊的男子。

有一次,他因為工作的關係來到石頭城,在路上見到一個女子,美貌無比。淳于矜非常喜歡她,便上前去跟她搭話,兩人一見鍾情,難捨難分。

「下次我們再到這兒見面吧!」淳于矜對女子說。

「嗯!」女子也點頭默允。

於是,在下一次見面時,淳于矜便向那女子求婚。

「能與您成親,我當然是很願意的,」女子害羞地低著頭說:「今生能得你這樣的人做丈夫,就是死了也是值得的。但我家裡父母健在兄弟姊妹多人。婚姻大事,非同兒戲,我應該問問父母。」

「你叫訴我你家在哪兒,我馬上派人上提親。」淳于矜派了婢女前去懇求女子父母同意他們的婚姻大事。

「女兒大了也該嫁入了。」

「她喜歡的人,我們又有什麼不同意的呢?」女子的父母答應了這門婚事,便對來提親的婢女說:「我將會用一百兩銀子和一百匹絹布當女兒的嫁妝,妳回去叫妳的主子擇吉日來迎娶吧!」

就這樣,兩方一門親事倒也說走了。到了大喜之日那天,淳于矜迎娶了朝思暮想的女子帶著她的嫁妝,熱熱鬧鬧的往家裡行進。

半路上遇到一隊狩獵的人,突然數十隻獵犬不聽使喚她一下衝進了淳于矜的車隊中,「喂!你們幹什麼?」淳于矜來不及阻止,獵犬竟衝進了花轎中。

「啊!」轎子內傳出一聲哀嚎。

眾人聽到那聲尖叫後,發現隨行的金銀、綢緞變成了一堆蟲蛇、死人骷髏以及雜草斷枝。

淳于矜急忙打開花轎一看,裡頭有一隻被獵犬咬死的狐狸,血淋淋的躺在鳳冠霞帔中。

大家嚇的急忙四散奔跑,只留下淳于矜一人錯愕地待在原地,不知發生了什麼事。

2015年6月17日 星期三

烈士池

有個湖泊名叫「烈士池」。相傳在數百年以前,有一個隱士來到此地的不遠處安家落戶。

這個隱士在此修煉,日夜精進,修行大有成就。據說他能點石成金,使瓦礫變成財寶;能使人變畜、畜變成人,幾乎到達了神通廣大、無所不能的程度。

但是這道士唯一覺得遺憾的,就是還沒修煉到能像仙人般駕馭風雲。於是,他終日翻閱古書,遍尋成仙之術,以便修煉。

後來,他終於找到了一部古本書籍,內有成仙之法。

書中說:「要成仙的人,首先必須堅定信念,專心一致。要先設一個祭壇,並選用一位既有信義,又有勇略的英烈之士,手執長刀,立在一角,從晚上到破曉,屏住氣息,不得說話;求仙之人,則在壇的正中而坐,手執長刀,口中唸誦口訣,目不視物,耳不聞聲,在不受干擾的情形下,便會到達仙境。」

隱士得到仙方,大喜過望,決心按方修成仙道。

「但是,這英烈之士到哪去尋找呢?」隱士為此走遍城裡城外,卻沒有看到任何一個適合的人選。隱士又在城中尋覓,忽見一個人在路邊哭泣得傷心之極。

隱士見這個人的相貌,覺得很滿意,心想:「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,得來全不費功夫。」於是上前關切地間道:「壯士,你有什麼事值得這樣傷心啊?」

男子停止哭泣答道:「我因為家境貧困,一無所有,就靠受雇於人維持生計,有個財主見我能幹,便雇用了我。事先講好雇用五年,期滿後給我豐厚的酬勞。為了得到酬勞,五年當中我忍氣吞聲,任勞任怨,歷盡了種種的屈辱和艱辛,眼看五年的期限就要限滿。誰知有一天,工作中出了點小失誤。財主得知後,不僅拿鞭子抽打和凌辱我,而且把我五年的酬勞全部扣除。我白白受了五年的苦、五年的累,而今一無所得。這件事讓我多麼傷心,多麼失望呀!」說著說著,又哭了起來。

隱士見男子訴說身世悲苦,也很同情,徵求他的同意後,便帶這個男子回到自己隱居的草蘆之中,使用法術,變出了食物和衣物,並拿出五百枚金錢送給他。

男子十分感動:「您若有需要我效勞的地方,請儘管說,我不能白白拿用您的錢。」

隱士便將自己苦苦尋求烈士的經過告訴他。

男子聞言,不禁哈哈大笑,拍著胸脯發誓說:「恩人請放心,我死都不怕,難道做不到一夜不說話?」

隱士見男子爽快地答應下來,心中大喜,立即建立壇場,按照古書講述的方法修仙事、做仙法。

到了日暮之後,只見隱士與男子互相配合,各司其務。隱士誦神咒,男子屏息,各自手執長刀。眼看漫漫長夜就要要破曉,大功就要告成。

「啊!」男子卻突如其來發出一聲驚叫。

驚叫過後,頓時從天上降下一團火球,繞著壇場和草蘆。隱士見狀,急忙拉著男子,兩人一起躲在水池中,避免讓大火燒身。

待大火燒過之後,隱士有些不悅地問男子:「我千叮嚀、萬囑咐,要你不要出聲,你為什麼還要驚叫呢?」

男子覺得十分慚愧,但還是將事實相告:「我剛剛接受了您的命令後,眼前卻開始出現幻覺。」

「幻覺?」隱士好奇地問。

「我看見雇用我五年的那位財主躬身親自來向我賠罪,不斷自責自己的不是。我當時因為受了您的囑咐,強忍住,沒有說話。財主見給我道歉我不理睬,便抓起他的孩子,說如果我不出聲原諒他,便要殺了小孩謝罪。」男子說。

「我覺得孩子畢竟是無辜的,所以正當財主拿起刀往孩子脖子上砍的時候,我便發出了聲音想阻止他。」男子很慚愧地說:「對不起!雖然我現在知道那是幻覺,我還是很不忍心看到孩子被殺。」

隱士聽了男子的敘述,知道這件事怪不得他:「看來烈士也是不好找呢!算了!可能是我自己沒有仙根,做不成仙人,才會有妖魔來擾亂你吧!」

雖然隱士不追究,但是男子見隱士因為自己而未能修成仙,萬分愧疚,自覺不能成全隱士,也沒守住誓言,終日悔恨不已,最後竟然抑鬱而死。

隱士得知此事後,萬分感慨,便將男子葬在池邊,並且在墳前祝禱說:

「其實你是一個很仁慈的人,因為這樣的原因而功虧一簣,我也從來不怨你,你就好好安息吧!為了紀念你,我就把這個陪我修煉的池塘,取名叫『烈士池』。」

隱士為了紀念這男子而建了這座「烈士池」,同時也像是提醒自己,成仙不是那麼容易的事!

2015年6月16日 星期二

李旦遊地府

南宋時代在廣陵地區有個名叫李旦的人。他平常對老人家非常恭敬,為人質樸實在,在當地以品性好而聞名的。但天有不測風雲,元嘉三年正月十四,李旦突然去世了。家裡人悲痛至極,忙著給他準備後事。

「可是他的胸口還是溫溫的呢!」家人為此不敢將他下葬,希望他能復活。儘管這希望有些渺茫。

沒想到,七天後,李旦果然甦醒過來!雖然神志還不太清楚,但經過家人悉心調理,幾天後,李旦開始能吃點東西,神志也漸漸恢復,到了晚上,就變得像從前一般正常了。

「你怎麼啦!七天來好像死去一樣。」大家問他是怎麼回事,他努力地把發生的事情回想起來。

「幾天前,我晚上睡覺時,突然有一人手裡拿著信札,來到我的床前跟我說話。」李旦說。

「太山府君明你去一趟。」這人說完話,沒等李旦反應過來,就把李旦帶走。

李旦隨此人一直往北走,路很平坦,也沒什麼行人。

李旦十分疑惑:「太山府君住哪兒,走這路怎麼像進城一樣?」

「我該不是被騙了吧?」李旦心想。

終於,前面出現了一片金碧輝煌的宮殿。這是一座王城,每座樓台都彩繪的華麗美觀,讓李旦覺得彷彿到了仙境一般。他帶路的人依舊一聲不吭往前走,也不跟李旦搭話。他想這種地方非凡人所居住,肯定沒受騙。

這裡戒備森嚴、層層警衛,李旦進了宮殿,層層深入,終於來到了大廳。

廳中坐有三十多個人,一個個表情都很嚴肅。有一個人朝東坐著,披著長袍,氣度如王者。他的左右各有上百人的侍衛,個個全副武裝,並排站著,整個大廳裡的氣氛猶如衙門的公堂一般。

那個像國王一樣的人見李旦來了,就對周圍的人說:「把地獄的情況給李旦看看吧,讓世人知道地獄究竟怎麼一回事。」

「轟!」李旦如墮雲霧之中,那些剛才還栩栩如生,在他眼前的人突然不見了。抬起頭往四處一看,原來他已來到了地獄。

李旦看見四周盡是生前犯下罪惡,死後到這裡接受地獄懲罰的各種罪人。他們一個個痛苦地呻吟著,嘴裡不斷的喊著救命,個個掙扎在血淋淋的受刑台上。

李旦見此慘狀,不忍目睹。

一會兒,又有獄卒來傳話說:「太山府君相信你對地府的事情已經看清楚了,你現在就可以返回陽間,如果以後還需要你來,我們還會再次去接你的,你走吧!」

當下,我的神識就離開地府,好像做夢一樣,醒來時,看見你們,沒想至已經過了七天了。」

李旦恍然大悟地說:「太山府君想必是要我回來告誡大家地獄的存在吧!」

幾年過去了,李旦過著平靜的生活,也沒有再去地府。

到元嘉六年正月,李旦又死了一次。像上次一樣,七天後又活了,又講了一番和上次一樣的故事。

不過,這次他還帶回地獄中一些罪囚給陽間家人的寄語,說:「活著時為了追求一時痛快,貪圖享受,造了惡業也以為沒人知道,沒想到死後,要受到這樣的懲罰。」他們都希望現在活著的後代子孫要記取教訓,好好行善,這些罪囚也沒說清楚讓李旦去找誰,只告訴了自己姓什麼名什麼,一開始李旦以為無處查尋,後來按著他們所說的姓氏找了幾次,居然都找到了。

「過些年,地府要收一大批罪人。」太山府君對李旦說:「在陽間,將會有疾病流行,只有佛家弟子受八關齋戒,奉守五戒十善,唯有行善之人才可免除此禍。」

李旦將此話告訴鄉親父老,果然沒多久,國內真的來了一場瘟疫,而李旦和其他奉行八關齋戒的佛弟子,皆平安度過了這場災難。

2015年6月15日 星期一

書生捉鬼

一個從外地進京趕考的書生路過安陽時,為了節省旅費,便想找戶人家歇宿。

「叩!叩!叩!我是進京趕考的書生,路過此地,請問是否可在府上借住一宿?」

當地人對他說:「我們村裡一向不留宿陌生人,前面有間破廟倒是可以遮風避雨,不過這廟鬧鬼啊,無人敢近!」

「這廟裡到了晚上,經常有鬼出來吃人,這地方不能住,在你之前有許多人住進去,都死了,沒有一個活著出來過!」

「我勸你還是別為了省幾個錢喪了命喔!」當地人紛紛勸他。

書生聽了暗笑:「嚇唬誰呀?世上哪有什麼鬼怪,我就不信這個邪。」

於是他對當地人說:「沒關係,我從不信鬼。再說萬一真的有鬼,我自有對付的辦法,不會有什麼事的。」

書生不聽眾人的勸告,當晚就住進了廟裡。

到了晚上,書生坐在油燈下苦讀,直至深夜才熄燈入眠。當他躺在床上,忽然想到白天人們說的關於鬧鬼的事,雖然他不相信有鬼,但心裡還是有點發毛,翻來覆去難以入睡。

半夜過後,當他快入眠時,矇矇朧朧看到窗外有一人影在來回走動。

「難道真的有鬼?」書生嚇得睜大了眼不敢入睡。

只見那人穿一身黑衣,在窗外走來走去,他走到一個地方停了下來,輕輕地叫道:「廟主!廟主!」

「哎!」黑暗中有一個聲音應答道。

黑衣人問:「廟裡有人嗎?」

那聲音又答道:「白天有一個書生來住,夜讀至現在,剛躺下不久,恐怕還沒睡著吶!」

黑衣人暗自了嘆了一口氣就走了。書主嚇得不敢出聲。過了一會兒,又見一個穿紅衣戴紅帽者在窗外走來走去,也在剛才黑衣人停留處停了下來,輕聲叫道:「廟主!廟主!」

「哎!」黑暗處那聲音又答道。

「廟裡有人嗎?」紅衣人也和黑衣人一樣問道。

「有一個書生住在裡面,剛剛睡下,好像還沒睡著。」

紅衣人聽了,也嘆息一聲走了。書生看了驚心動魄,半晌不敢作聲。

過了好一會兒,見沒有什麼動靜。膽大的書生竟起身披衣走到剛才兩人駐足處,學著他們的樣也輕聲叫道:「廟主!廟主!」

暗處果然答了一聲:「哎!」

書生再問:「廟裡有人嗎?」

「有一個書生住在裡面,剛躺下不久,可能還沒有睡著。」

書生又問:「前面穿黑衣的是誰?」

黑暗中的聲音不疑有他:「是北屋裡的老母豬。」

「那穿紅衣、戴紅帽的是誰?」書生繼續問。

「是西家的老公雞。」

「那您是誰呢?」

「我是地裡的老蝎子。」

「喔!原來如此。」書生恍然大悟,他不敢再作聲,悄悄退回到屋裡,也不敢再睡,點亮油燈,挑燈夜讀直到天明。

「哎呀!你竟然還活著!」天亮後,人們見到書生一夜安然無恙,居然沒被鬼吃掉,感到萬分驚訝,都紛紛前來打探到底是怎麼回事。

書生對眾人說道:「趕快去拿鋤頭和繩索來,我帶你們去捉鬼。」

於是,眾人拿了鋤頭、繩索,跟在書生後面到了昨夜發聲的地方一挖,果然挖出一隻大蝎子來。這隻蝎子碩大無比,身粗如琵琶,毒鉤有數尺長,看了還真嚇人。再到西家一看,果然有一隻成精的老公雞;到北屋一搜,果然也搜出了那頭成精的老母豬。

眾人將這三樣鬼怪當場宰殺了,並請村裡寺廟中的和尚來超度一番。從此,這座寺廟就再也沒有發生鬧鬼的事。


2015年6月14日 星期日

鬼朋友

隋唐時,有個叫睦仁茜的人,他有一位鬼朋友名叫成景。這位鬼朋友官拜長史,在鬼界地位也不低。

眭仁茜有個學生,名叫文本。他教文本讀書已有一段時間,雙方漸漸建立了感情,相互信任。有一天,他把自己與鬼朋友成景交往的事情告訴了文本。

「是真的嗎?我也好想見見你這位鬼朋友!」文本顯現出非常好奇的樣子。

眭仁茜見文本對此表示出極大的興趣,就對他說:「很遺憾你沒有修成能見鬼神的道法。就算他來了,你可能也看不到他,不過成景長史曾告訴過我一件事情。」

「是什麼?我願意試試。」

「他說鬼也需要吃東西,卻總吃不飽,如果能得到人吃的飯盒,吃一頓就可以一年不餓。因為經常吃不飽,所以許多小鬼就去偷人的東西來吃。成景認為自己身為長史,多少也是個貴人,所以從來拉不下面子去偷人間的食物,也因此餓了好久。但是我家實在沒錢能請這位好友吃一頓好的。」眭仁茜有些不好意思地說。

「請吃頓飯不成問題。」文本很瀟灑地提出邀請,準備請成景他們好好飽餐一頓。

「請鬼做客,當然還要贈點小禮品做紀念吧!但送什麼東西合適呢?」

「送些金帛給他們吧。」

眭仁茜:「鬼用的東西與人所用的東西並不一樣。」

「什麼意思?」文本不解地問。

眭仁茜說:「黃金和絹帛不只人喜歡,連鬼都喜歡。只是真正的黃金和絹帛對鬼來說卻沒有假的貴重。所以只要把大塊的錫塗上黃色,用紙作絹布,它們收到這些禮物一定會非常開心。」

「這還不容易!」於是,文本命人準備了一大堆假黃金和假絹布,就等成景他們來後,做為禮品送給他們。

花了好幾天的功夫,動用了全家上下許多人,終於準備好一頓豐盛的宴席。

一切準備就緒後,眭仁茜見成景等人已然坐在席上,那百餘隨從也依次就座。

成景和眾鬼們都十分開心,吃喝的很盡興。這時,文本把早已準備好的黃金、絹布拿出來,呈給成景。

成景一見這麼貴重的東西,大喜過望,一再道謝,並說:「我的好友眭仁茜平日就麻煩你照顧生活,現在我又受你的禮,實在過意不去。在此,我想滿足你提出的心願,你想不想知道你的壽命有多長?」這個問題,一向是眾人最關心的問題,成景以為文本也有興趣。

誰知文本笑了笑,卻搖頭說:「生死有命,我不想知道。但是我很好奇,鬼會不會死呢?」

成景答道:「不知道,就像人知道生,卻不清楚什麼時候會死,以及死後會去哪裡一樣。」

文本又問:「那道家的那些法術對鬼有影響嗎?」

成景懇切地回答:「道家也是屬於天帝統管的六道之一,所以稱為天曹。在陰間,閻羅王就像人間天子,太山府君就像尚書令,五道之神就像諸尚書,我這樣的人也就是地方官吏。斷人間事,道就叫請福。如果想求神賜恩,天曹接受後,就讓閻羅王去辦。就像人間奉詔行事一樣,有錯就不可能逃脫懲罰;如果冤枉了,一定會得到糾正,因果報應絲毫不爽,這能談得上有什麼影響嗎?」

文本又問:「人們說,學習佛法會功德無量,修了佛法又會怎麼樣呢?」

成景說:「佛是超脫輪迴的大聖人,不是我們鬼界或天道所能管的。學佛修福的人,會得到天神和鬼神的敬奉和尊敬。所以平日積福很深的人,有護法善神保護著,可以免掉一些小災禍。」

結束這場鬼宴後,文本謹記成景所說,開始虔心修學佛法,廣修功德,後來考上科舉,官路亨通,一生平順。